科普知识
儿童出现便秘,我们家长怎么办?
儿童便秘不要慌
科学应对有妙方
儿童出现便秘,
不仅孩子受困扰,家长也很受困扰,
其实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问题,
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饮食调整,
可以有效的缓解和预防。
引起儿童便秘的原因
便秘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原因如下:
1 饮食因素
① 儿童进食少,消化后液体吸收,导致大便减少、变稠。
② 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
③ 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强、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
④ 食物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
⑤ 儿童偏食,许多儿童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2 肠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另外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不能随时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3 精神因素
儿童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4 运动因素
缺乏运动导致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粪便变得干燥难以排出。
综上所述,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儿童便秘的治疗
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同时养成排便习惯,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使用;
儿童单纯性便秘的最佳治疗是综合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整
① 注意饮食结构平衡,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大便呈碱性干燥,从而导致便秘,所以应适量摄入蛋白质。
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增加大便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帮助排便。建议增加摄入以下食物:水果(如苹果、香蕉、猕猴桃);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豆类(如红豆、黑豆)。
③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预防便秘至关重要。水分可以帮助软化粪便,使其更容易通过肠道。
④蜂蜜水每日60~90ml,对软化大便也有帮助。
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禁食浓茶、咖啡、柿子、糯米等收敛滞肠的饮食。
2 生活习惯改善
① 定时排便: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排便,这样可以帮助训练肠道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儿童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量,减少外界因素(避免玩手机、看书)的干扰,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少于10分钟),尽量避免在忙碌的时候排便。
②适当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游泳。
③当外出旅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时,不要压制自身的便意,一有便意时,应及时排便。
④对于有心理因素导致便秘的儿童,我们家长和医生应给予心理疏导。
3 按摩腹部
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帮助刺激肠道蠕动。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儿童脐周10cm范围内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大约5分钟。
4 药物治疗
① 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环境,促使菌群比例恢复,促进排便,如妈咪爱、双歧杆菌三联菌、复方嗜酸乳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症状。
② 加用缓泻剂:加用乳果糖口服,增加肠道内水分,软化粪便,促进排便。③ 开塞露:若大便干结大于3天,可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防治出现肛裂。儿童用每支10ml,先用少许涂润肛门,然后徐徐插入肛门将药液挤入,数分钟内即排便。④ 灌肠法:如果上述治疗仍不能改善排便困难,且排便周期超过3-5天者需要到附近医院行灌肠治疗。
⑤中成药:具有润肠通便、消食化积的功效,可改善便秘症状。常用药物有大山楂丸、麻仁润肠丸、健胃消食口服液等。
5 中医治疗
①中医治疗便秘,以润肠、通便为基本原则,但宜针对病因同用消积、增液润燥、理肺、健脾、疏肝、益肾等治本之法。
②使用“通便穴”:位于手上的支沟穴是中医推荐的“通便穴”。可以用拇指轻轻按压这个穴位,每次5分钟,可以帮助缓解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同时,药物治疗应结合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