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协作并进 共话发展|多方专家交流研讨海淀区医联体紧密型合作项目中期“体检”
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海淀医院与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立项的“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医联体紧密型合作项目”中期推进会近日在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项目运行过半,会议旨在总结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剖析问题短板,共商未来发展路径,为深化合作、构建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
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副院长董建平等一行人实地参观高质量发展诊区。
张福春院长首先强调了双方合作对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并对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力支持表示感谢。
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郝迎春表示,项目承载着海淀区卫生健康委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在海淀医院帮助下高标准继续推进。此次推进会将结合领导、专家指导意见优化实施策略,确保项目成果落地。
海淀医院医务部主任李岚系统汇报了项目进展。截至目前海淀医院已经对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全方面系统培训,开设了高血压、糖尿病、记忆门诊以及老年专病门诊,儿童保健特色门诊。尤其是眼科,在两院合作中探索出海淀医院承担海淀区眼底病变远程诊疗指导中心的工作模式,推动“分散检查、集中诊断”的分级诊疗模式。分级诊疗已在两院间常态化运行,上下转诊机制高效畅通,实现了患者全流程闭环管理。
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冯文林从基层视角,分享了党建引领、专家下社区、培训义诊等亮点工作,数据显示家庭医生签约率显著提升,居民获得感切实增强。
双方针对项目实施中的经验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展开热烈讨论。
海淀医院副院长董建平指出,医联体紧密型合作的模式创新为“三明经验”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
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文君副主任在项目推进基础上提出了更多新构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马力教授对双方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建议双方可结合不同需求探索更多差异性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效率,为医联体紧密型合作探索更多新模式与新体系,成熟后进行推广。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改革科副科长张超对项目进展及成效给予肯定,医联体紧密型合作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实践,海淀医院与清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探索为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需进一步借鉴天坛医院经验,结合海淀特色,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性成果。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科副科长乜晓丽强调项目成果体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实效,马力教授提出的体系建设和差异化合作模式创新为项目提供了重要方向,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医联体协作模式,推动“三明经验”在海淀落地生根。
此次推进会
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
既是中期“体检”
更是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后续双方将以需求为导向
以模式创新为驱动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赋能
探索医联体紧密型合作的“海淀路径”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