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畏寒+呕吐+高热4天,最高40℃!这名患者确诊——
近日
一名患者因高热4天
就诊于海淀医院发热门诊
详细询问病史
患者发热最高40摄氏度
伴畏寒、寒战,伴呕吐、尿量减少
追问流行病学史
得知患者2周前由尼日利亚来京
主治医师张玲接诊时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史
考虑疟疾感染
第一时间联系检验科,完善外周血涂片
可见疟原虫环状体
至此,疟疾诊断明确
考虑到患者伴有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病情重。科室立即上报传染病卡,同时联系120转至地坛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后期随访得知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疟疾?
疟疾有哪些表现?
如何识别疟疾?
接下来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疟疾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95%的疟疾病例发生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但仍有输入病例的发生。
共有五种疟原虫会导致人类疟疾:
恶性疟原虫(危害最大、最致命)
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诺氏疟原虫
疟原虫
传染病三要素: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 疟疾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是传染源;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输血传播;胎盘传播;感染供体的器官移植传播;
3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发生严重感染风险的人群: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妇、旅行者、艾滋病毒或艾滋病感染者。
临床表现
(1)发冷期
骤起畏寒、剧烈寒战。此期持续10~15 min。
(2)发热期
寒战停止,继而高热,常可达39~41℃。发热期一般持续2~6h。
(3)出汗期
高热后突然大汗,体温骤降,患者感觉明显好转。
此期历时2~3h
整个典型发作历时6~10h
而间歇期一般无症状
●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
● 三日疟隔两天发作一次;
● 恶性疟发热较不规律,发热常达39 ℃以上,且无明显的间歇发作现象。
● 无免疫力人群感染疟疾后常表现为重型疟疾。
治疗
1 病因治疗
选用速效、不良反应较少的抗疟疾药物,迅速杀灭疟原虫及预防远期复发。
常用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药物:磷酸氯喹、磷酸哌喹、磷酸咯萘啶、青蒿素类药物;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磷酸伯氨喹。
2 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各种症状和并发症、保持酸碱平衡和重要脏器功能。
我国屠呦呦教授发现了青蒿素,救治了全世界无数的疟疾患者,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预防
通过避免蚊虫叮咬降低患疟疾的风险:
病媒控制
两个核心干预措施是
药浸蚊帐和室内滞留喷洒
具体如下:1)在有疟疾的地方睡觉时使用蚊帐;2)黄昏后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驱蚊酯或埃卡瑞丁);3)使用蚊香和电热驱蚊液;4)穿防护服;5)使用纱窗
化学预防
前往疟疾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应在出发前几周咨询医生,由专业医务工作人员指导用药。
接种疫苗
如有需要,建议专业医疗机构咨询。
海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团队
在传染病诊疗中始终秉持严谨态度
依托基础病原检测技术
能够完成常见传染病的规范诊治
在复杂病例处理中
团队积极联合上级医院
开展多学科会诊
诊疗能力不断提升
未来将通过持续学习和技术优化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让我们一起携手对抗疟疾
保护人类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