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我们该如何对付你
医院质量管理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保障临床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家医疗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建设,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院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以近两年来重症医学科(ICU)防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为专题,于7月29日举行了“北京市医院获得性感染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林洪远教授、解放军309医院ICU主任马朋林教授为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ICU主任宋青教授、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ICU主任朱曦教授等为点评嘉宾,医院党委刘兰英书记、吴庭东副院长、李江虹副院长亦积极组织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参会,吴庭东副院长代表院方以及林洪远教授代表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讲话致辞,体现了医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及急危重症医学部学术活动的高度重视,尽管该研讨会为北京市区域性的学术会议,参会人员达200余人,亦充分反映了各医院ICU人员对ICU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兴趣和重视。
会上由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谢志毅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细菌室王瑶教授、解放军309医院ICU刘京涛医师和解放军总医院ICU杨辉医师分别进行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防播散方案的经验介绍、耐药机制以及治疗和精彩病例分析为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先进诊疗技术的开展、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不动杆菌的临床检出率逐年增多,近年来国际和国内,此菌已成为引起严重致死性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等,尤其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最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具有快速杀菌作用的一类抗菌药物,但随着此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也逐渐出现了耐药。国外学者在1991年首次发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动杆菌,且为多重耐药菌株,近来报道了产生获得性碳青霉烯酶多起在ICU、血液病房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引起的暴发流行,使不动杆菌感染治疗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病死率很高,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以医院谢志毅副主任介绍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防播散方案的实践经验引人关注。2007年我科曾出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小规模流行趋势,医院、科两级给与了高度重视,在院感办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先进的防播散方案和环境减菌措施,在三个月内既得到了有力的控制,并在之后的两年内未出现爆发,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肯定,经专家讨论予以值得推广。因此,重视医院感染,增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认真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同时,代表们也就目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治疗和病例,包括感染管理科室建设、内镜清洗、器械灭菌、手卫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防治策略,更拓宽了工作思路,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提高防治水平。会议也得到了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表扬,深表感谢!
急危重症医学部/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