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觑的“肚子疼”
急腹症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起病表现的常见急诊疾病,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及时就诊是救治的关键。肚子疼这个事情的确可大可小。那么,哪些部位的疼痛,预示着疾病呢?
左上腹——可能是急性肠胃炎
感觉:疼痛有烧灼感,通常集中在上腹部、左侧肋骨下方的区域,会恶心反胃、腹泻腹胀,甚至出现高烧、昏迷等症状。
常见原因:饮食不当,使肠胃受到刺激,导致胃肠粘膜发炎。
注意:不严重的肠胃炎,可以通过补充电解质来缓解疼痛。如果病情加剧,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
右上腹——可能是急性胆囊炎
感觉: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常见原因:胆囊管堵塞或者受到细菌感染,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
注意: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有胆囊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
中腹部——可能是急性肠梗阻
感觉:肚脐周围出现胀痛、绞痛,有食物堵塞、憋气的感觉。
常见原因:新生儿发育不全,可能出现肠闭锁;老年人消化不良,可能会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相比之下,老年人的痛感更为迟钝,不能作为病情轻重程度的唯一判断依据。
注意:急性肠梗阻有一些是致命的,一旦肚脐周围胀痛难忍,还会出现脱水、排便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右下腹——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感觉:持续加剧的呕吐、恶心。初期疼痛可能出现在腹部中上区域,也有可能在肚脐周围,是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的胀痛和钝痛。随着病情加剧,疼痛大多会固定在右腹股沟靠近肚脐的位置,有明确的压痛点,按一下就会痛。患者一般不会有高烧,但如果体温超过38℃,情况可能比较严重,例如阑尾炎穿孔或腹膜炎。
注意:要及时就医,但不必过于担心,急性阑尾炎致命率较低,发作时只要能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可以康复。
2017年,普通外科牵头成立北京市首家腹痛专科急诊,24小时接诊,由副主任医师轮流坐诊、预留床位、优化就诊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多学科协作等多种措施,并结合普外科快速康复病房新理念、肠梗阻导管及肠道支架新技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优化组合,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诊疗模式。
自开诊以来,普外科急诊手术台次大幅度增加,其中包括很多高龄、疑难危重症患者,大大提高了急腹症的首诊确诊率,增加了床位周转率,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及时间成本,得到同行及患者的高度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