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眼轴怎么看?儿童近视关键在这|破解孩子的“屈光密码”
约定的第三期内容来了
关于你的眼轴测量报告
往期内容
散瞳验光,来给眼睛“放个假“|破解孩子的“屈光密码”
涨知识!验光单≠天书,教你看懂“视力账单”|破解孩子的“屈光密码”
为什么每次都要测眼轴,眼轴表达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医生拿着眼轴报告就能看出“孩子近视度数又涨了!”
每次拿到眼轴结果
看到上面各种数字和字母
你是不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哪里是关注重点?
别急
我们来解读这份“视力密码本”
眼轴是什么?为什么要查眼轴?
眼轴指的是角膜前表面顶点到黄斑中心凹的距离,也就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是评估近视发展的“黄金指标”。
眼轴过长= 眼球被“拉长” =近视加深概率增加(尤其是对于仍在发育的的小同学们),定期监测可以更好地帮助预测近视发展,及时干预。
这是一份眼轴测量报告
一起学习重点视光相关数据
AL:眼轴总长度
根据不同年龄眼轴正常范围有所不同(详见文末),每增长1mm,近视度数约增加200-300度。
K1/K2:角膜曲率
正常范围:39D-46D
曲率过陡+眼轴长 ➡ 近视风险更高!
CCT:角膜中央厚度
正常值:500-550μm
过薄需警惕圆锥角膜风险。
ACD:中央前房深度
正常值:2.5-3.0mm
低于正常值 ➡ 警惕青光眼的可能性。
特别注意
单次数据不如长期趋势重要
建议每3~6个月测量对比
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眼轴长就一定会近视吗?
不一定
但眼轴过长会增加近视风险
需结合角膜曲率等综合判断
成年后眼轴还会增长吗?
一般成年后趋于稳定
但过度用眼仍可能导致缓慢增长
眼轴缩短可能吗?
防控不以恢复原本视力为目标
通过及时合理的防控
可以减缓增长速度
控制眼轴增长的三大法宝
1. 充足的户外活动: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2. 合理的防控手段:在医生指导下并通过专业的验配,佩戴离焦眼睛或角膜塑形镜。
3. 规范的用眼习惯:遵守20-20-20用眼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另外,建议青少年儿童每3-6个月复查眼轴,建立完整的视力发育档案,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眼轴就像身高的“视力尺”
它的变化悄悄预示着近视的走向
定期监测+科学干预
才能踩住近视的“刹车”
数据来源眼轴长度在近视防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
数值在黄绿线之内 ➡ 说明眼轴长度正常,风险较低;
数值在红黄线之内 ➡ 说明眼轴长度稍长,风险一般;
数值在红线及以上 ➡ 说明眼轴长度很长,风险较高。
需高度重视,做到早检查、早预防,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年后风险。
☺ 眼轴长度是衡量近视程度、近视防控效果、预测眼底病风险的科学、精准的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眼镜配置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公告》中的相关规定,电脑验光仪、镜片箱、焦度仪属于列入《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应由有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依法对其开展强制周期检定。根据验光仪检定规程要求,海淀医院眼科验光仪检定周期不超过一年。
参考文献:《眼轴长度在近视防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 眼轴长度在近视防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4,42(01):1-11.
识别二维码挂号
详细步骤
登陆365英国上市官网公众号点击「便民服务」,预约挂号
点击「预约挂号」进入挂号页面
选择「眼科-眼科门诊」,即可选择具体挂号日期
眼科临床技师、验光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
具备扎实的眼科解剖学知识,辅助完成各类视光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擅长儿童近视等常见眼病防控、儿童近视、远视及斜视弱视配镜。以精准、高效、负责的态度服务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