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海淀医院新开诊!中西医结合,专治儿童“小动作”——

作者:常艳美  孟淑萍 来源: 儿科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您家孩子有没有这些“小动作”?


频繁眨眼、挤眉弄眼

清嗓子、皱鼻子、发出怪声?

别急着责怪是“坏习惯”

或简单归咎于“眼睛/嗓子发炎”!

这很可能是抽动障碍在作祟!

13.jpg

01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

是一组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

不自主、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

一个部位或多部位

肌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并可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强迫性动作和/或其他精神行为症状


02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据《中国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统计: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病率已达3-5%,比十年前猛增40%。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最小记录已降至3岁!

  初期症状极易被忽视或误判:频繁眨眼、挤眼、清嗓子、干咳、皱鼻子、吸鼻子......(这些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可能就是信号!)

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

孩子日常生活似乎不受影响

很多家长会误以为是不良行为

或仅认为是眼部或者咽部疾病所致

因而延误专业的临床诊断和干预

  敲黑板!5-10岁是早期干预的黄金期

  临床研究证实:在症状出现6个月内接受规范治疗的患儿,青春期缓解率可达85%;早期干预使共患病(多动症/强迫症)发生率降低50%;神经可塑性窗口期(5-10岁)是治疗黄金阶段。


  *数据来源:中华儿科杂志2023;61(5):412-418

03

家长行动指南

(三步法)

14.jpg

  No.1

  西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以药物控制症状为主,但部分患儿存在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No.2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肝风”、“慢惊风”、“抽搐”、“瘈疭”、“ 筋惕肉瞤”等范畴,该病病机为“肝风夹痰、风痰鼓动”,治疗以息风止动为基本原则。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候和阶段,分清正虚与邪实的关系,辩证论治。

  实证以平肝熄风,豁痰定抽为主;虚症以滋肾补脾,柔肝息风为主;虚实夹杂证治当标本兼顾,攻补兼施。通过整体调理脏腑功能,可显著减少发作频率、缓解症状,且副作用小。

  减少西药用量:中医介入可逐步降低药物依赖;

  改善整体体质:调节免疫力、改善睡眠与情绪,提升孩子生活质量。

  No.3

  家庭-医疗协同:指导家长心理疏导技巧,营造宽松康复环境。

04

海淀医院特色诊疗


海淀医院儿科推出

“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儿童抽动障碍” 

特色诊疗模式

  西医儿童抽动障碍专科,精准诊断

  1.儿科专病医生综合评估

  ● 病史、体格检查,量表评估(简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Conners 父母症状问卷、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焦虑量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等);

  ● 脑电图、头颅核磁、微量元素、血铜、过敏原检测等辅助检查;

  ● 明确分型及共患病,并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脑炎、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或物质诱导(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刻板动作障碍)等。

  2.明确诊断及分型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心理行为治疗+西药(必要时),定期随访调整,全生命周期干预。

  中医辨证标本兼治

  内服中药:根据症状辩证开具中草药(草药可以自煎/代煎/颗粒剂)。

  中医外治:推拿、耳穴贴压、皮内针、体针。

  孟淑萍 主治医师

15.jpg

  专业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危重症抢救,尤其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儿童保健, 儿童行为发育。

  周四上午:儿童联合抽动多动门诊(儿科)

16.jpg

  张旭辉 主治医师

  专业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失眠头痛、焦虑、过敏性鼻炎便秘、消化不良、痛经、颈肩腰腿痛 、儿童抽动多动症

  周四上午:儿童抽动多动联合门诊(中医科)

  📍 地点:

  海淀医院

  儿童抽动多动联合门诊(儿科)

  ⏰ 专科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

  儿童抽动多动联合门诊

  挂号方式:

  海淀医院小程序预约挂号

  或自助挂号机

17.jpg

详细步骤

18.jpg

19.jpg

20.jpg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