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365英国上市官网
你所在的位置:院报院刊 院报院刊 >> 海医院报 >> 2021 年 1月 第 1 期>> 正文

f4.jpg

版面目录

冻伤了怎么办?

作者:李真 来源:皮肤科 发布时间:2021-02-25

  一、什么是冻伤?

  冻伤是指在低温作用下局部或全身组织受到的急性损伤,最容易累及耳、鼻、颊、指、趾等部位。

  引起冻伤的因素除寒冷外,还与环境潮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因体弱、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等引起的抗寒能力减低等因素有关。

  冻伤好发于身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冻伤后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才表现出特征,可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大疱、溃疡或坏疽等症状。

  二、 怎么预防和治疗冻伤呢?

  寒冷环境中,要注意末梢、暴露部位的防寒、保暖,戴好手套、口罩、耳罩等,减少散热;防潮湿,保持局部干燥,衣物受潮后及时更换;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在寒冷环境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

  发生冻伤后需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将冻伤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5-7分钟,使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正常。轻度的冻伤如发生肿胀、充血,应保持局部干燥、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数日后可痊愈。有水疱时(直径小于1cm),应保持水疱完整性。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辣椒酊、维生素E软膏等。

  若冻伤严重,出现大疱、血疱、皮肤变蓝变黑,感觉丧失或剧痛等症状,需立刻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