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科学解读长高4要素,这些干预方法要知道——
“孩子总挑食怎么办?”
“为什么我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半头?”
“如何避免孩子反复生病?”
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家长
儿童健康不仅关系个体发展,
更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一起聊聊:如何从运动、
饮食、睡眠和心理这四个方面,
科学助力孩子成长吧!
一、运动起来
运动对孩子们来说,可不仅仅是玩耍哦!它不仅能让孩子身体更强壮,免疫力更强大,还能让骨骼发育得更好,远离肥胖,心情也更愉悦,学习效率也会蹭蹭往上涨呢!
1.有氧运动:活力满满
有氧运动是长高的好帮手,比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每天让孩子动起来,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效果超棒!
• 跑步:每次跑20-30分钟,每周3-5次。可以在公园里慢跑,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游泳:每次游30-45分钟,每周2-3次。在水里像小鱼一样自由自在,还能锻炼全身肌肉。
• 骑自行车:每次骑30-60分钟,每周2-3次。带上孩子一起去郊游,看看沿途的风景,多惬意呀!
• 跳绳:每次跳10-15分钟,每周3-5次。跳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协调性,一举两得。
2.力量训练:小身板更结实
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哦,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让孩子的小身板更结实。
• 俯卧撑:每组10-15个,做2-3组。刚开始可以少做几个,慢慢增加。
• 仰卧起坐:每组15-20个,做2-3组。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增加乐趣。
• 引体向上:每组5-10个,做2-3组。如果孩子刚开始做不了几个,可以用辅助器材。
3.柔韧性训练:身体更灵活
瑜伽和舞蹈是柔韧性训练的好选择,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让孩子身体更灵活。
• 瑜伽:选择适合儿童的基础瑜伽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次。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享受亲子时光。
• 舞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舞蹈类型,每次练习30-45分钟。跳舞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
【小贴士】
• 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要拉伸,避免受伤哦!
•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体能的运动项目,不要勉强。
• 安全第一,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二、饮食均衡营养
饮食对孩子的成长超重要!均衡的营养能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个子长得更高。记住这几个饮食原则,轻松搞定孩子的饮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谷类、薯类、杂豆类等主食要占每天能量摄入的一半以上。比如米饭、面条、馒头、全麦面包、燕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多吃蔬菜水果
每天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等蔬菜,苹果、香蕉、橙子、草莓、蓝莓等水果,都是孩子的健康好伙伴。
3.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
每天摄入120-200克鱼、禽、蛋、瘦肉。鱼、虾、鸡肉、牛肉、鸡蛋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对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超有帮助。
4.每天喝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每天摄入500毫升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富含钙质,对骨骼发育特别重要。
5.少盐少油,限糖禁酒
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少吃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桂圆、荔枝、榴莲这类的高糖、高热量水果也要少吃。年龄未满18岁不能饮酒哦!
【小贴士】
• 避免暴饮暴食,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 不要吃撑,7分饱即可;食量大引起血糖升高,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 保证充足的饮水,每天1200-1500毫升。
三、保证睡眠时间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超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
• 学龄前儿童(3-5岁):每天10-13小时。
• 学龄儿童(6-12岁):每天9-12小时。
• 青少年(13-18岁):每天8-10小时。
1.睡眠时间安排
晚上8:30-9:30上床睡觉,早上6:30-7:30起床。规律的作息时间很重要,即使在周末也要尽量保持一致哦!
2.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在卧室放置电子设备。
3.睡前习惯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阅读、听轻音乐等。
【小贴士】
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发育、学习效率和情绪状态。如果孩子有睡眠问题,比如失眠、夜惊等,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哦!
四、心理健康:
心情好,身体棒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哦!良好的心理状态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各种挑战。
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 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
•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培养自信心。
• 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贴士】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哦!
文献来源:《基于体、卫、教融合的矮小症主动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5)》,通信作者:潘慧、张梅,协和医学杂志2025年5月。
特别注意
一些慢性疾病,
如长期哮喘控制不佳、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慢性腹泻病等都会影响孩子长高,
要寻找医疗专业人士帮助,
做好疾病管理,
为孩子扫清生长障碍,
实现应有的遗传身高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