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主责中关村展示中心疫苗接种点现场实录
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有序排队→查验核对→接种疫苗→留待观察……规模庞大,任务繁重,6000㎡场地,秩序井然;接种通道,留观区域,应急处置区域,一应俱全。
始自1月11日的海淀区针对九类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已进入第二剂次接种阶段。作为主责医院,院长张福春、党委书记刘兰英任总指挥,副院长戴轶任副总指挥,委派院长助理许猛子作为现场的医疗工作负责人率新冠疫苗接种团队,进驻海淀区中关村展示中心负责疫苗接种及医疗安全保障、疫苗冷链管理等工作。接种工作如何运作,现场情况又如何呢?请看——
截至1月18日,首针疫苗接种告一段落。医院接种团队共为30000余人接种新冠疫苗。1月28日,重新改建后的疫苗接种点因其海淀区最大规模成为“北京市疫苗接种示范点”,进而开启第二剂次接种工作。此次接种持续到2月10日,春节后继续开展。
为保证接种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医院接种团队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据现场医疗负责人许猛子介绍,受种人员通过扫码测温后即可进入等待区等候接种。现场配备10个接种通道,每个通道均由7名医护人员值守,受种人员接种后立即进入留观区进行半小时的医学观察。
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有几个通道直对大门。作为主责单位,医院接种团队主动承担其中两个环境最为艰苦的通道。工作8个小时,早已被寒风吹透的她们,冻僵的手指需要用暖宝宝捂一会才能继续写字、打针。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旧坚持在岗位上,毫无怨言。
“咱们的医护人员通过学习,都清楚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责任有多大。大家都在默默地努力做好工作,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许猛子如是说。
留观区可同时容纳600人进行医学观察。两名身着蓝色防护服的巡查医生来回巡视,密切关注大家的身体状态。
儿科副主任和岚是现场联络人。她介绍,留观期间受种人员如无异常反应,核对留观时间后即可离开;如出现身体不适,马上就能进入应急处置区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治。另外,现场还有120急救车随时待命,全力保障受种人员安全。留观巡查,使得每天15000-20000的步数轻而易举就可达到。脱下防护服,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也见证着他们的辛勤付出。
接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是核对疫苗数量。恰恰是这个环节,在一开始就给我们的医护人员一个“下马威”。“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一天工作结束后核查时发现接种的疫苗数和系统记录不符。锁定问题通道以后,‘令人崩溃’的查找就这样开始了。几名工作人员,从这个通道当天用过的疫苗盒子中一个个翻找,比对二维码,历时3个小时,终于找到了那支系统‘遗失’的疫苗编码。找到的那一刹那,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想要呐喊发泄的冲动。”据护理部干事马欣桐回忆,正是因为这一次“事件”,让专门负责疫苗接种的14名护理人员开始重新梳理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
现在的她们,每接种50人就进行一次查对,查对后立刻封存疫苗盒。这样,即便最后发现问题,也可以很快确认是哪个时段出现的,从而精准排除。目前,每个通道每分钟均可同时完成两名受种人员注射,比前期效率提升40%。每天接种量可达4000-4500人,甚至达到最大安全接种量5000人/天。
疫苗的安全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据药剂科副主任李静介绍,温度,是保障疫苗安全的关键。整个冷链运输环节都要保证疫苗处于2-8℃ 的低温环境中。每天早晨5点,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就进入工作状态。为了达到对温度的精准控制,药剂科工作人员想出各种办法。运送途中,疫苗在放置有冰块及温度计的保温箱中妥善送到展示中心,随后就被送入冰箱中保管。此外,接种台以及药剂科人员均配有对讲机,每半小时即对疫苗数量进行沟通。药剂科人员不仅会立刻发放疫苗,还会对接种台温度予以测量,确保接种台疫苗保管处的温度也符合要求。正是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了疫苗的安全,也是我们对受种人员安全的责任和承诺。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这样的工作,没有良好的医疗物资保障以及后勤保障是万万不能完成的。每天200-300套的隔离物资分装;每天2-3遍的现场消杀工作;100余名工作人员的餐饮;每天200公斤医疗垃圾的处理清运……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医学装备科和后勤保障部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则是现场每一名医护人员对他们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感谢。
接种工作开始之初,信息科共出动14人次,利用半天时间完成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为后期疫苗接钟有序开展提供坚实后盾。疾控科和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疫苗接种的信息采集工作。
可以说,主责中关村展示中心疫苗接种点,对于医院各部门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挑战。每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环节,每一项科学畅达的工作流程,都考验着海医人的专业和耐心。从空旷场地到重新规划设计,使之符合院感防控要求;再到人员梯队建设,培养每个人“身兼数职”的主动意识和参与能力,每一个真正参与其中的海医人都明白,自己今日的辛勤付出为的就是明天新冠疫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屏障的“防火墙”可以真正矗立起来。到那时,每一位海医人就会欣慰地体会到,“严谨求实 博爱奉献”的海医精神,骨子里充盈的红色“西柏坡”精神,是如何支撑我们,在这首壮烈的抗疫史诗中写下属于我们的篇章。党办宣传/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