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海淀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完成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结肠癌根治术
海淀医院普通外科
完成北京市首例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
结肠癌根治术
9月27日,普通外科白月奎主任团队成功运用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为一名79岁结肠癌患者实施结肠癌根治术。此次手术系北京市首例该技术在结肠癌根治领域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海淀医院普通外科微创技术水平迈入新高度,也为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在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推广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手术实施:国产机器人助力微创突破
此次手术患者为79岁男性,因“升结肠息肉”就诊于海淀医院,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普通外科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在消化科采用纳米碳标记技术对肿瘤区域进行精准定位、麻醉团队实施个性化麻醉方案下,9月27日,普通外科白月奎主任团队顺利开展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过程中,团队充分发挥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其蛇形机械臂可实现360度灵活旋转,在狭窄的腹腔空间内精准完成肠管分离、血管结扎、吻合等复杂操作;10-15倍高清三维放大视野,帮助团队准确识别血管、神经走向,有效降低周围组织损伤风险;同时,机器人还可滤除人手自然颤动,进一步提升操作稳定性。

最终,在团队的默契配合与机器人技术的支撑下,手术仅用时2小时便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仅10ml,远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的平均出血量,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目前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技术意义:推动国产装备与学科发展双提升
此次手术成功是海淀医院微创技术的重要突破,体现了海淀医院在多学科协作和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应用方面的领先水平,同时,也标志着普通外科在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为后续开展更多高难度机器人辅助手术积累了技术经验。

白月奎主任表示,普通外科团队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探索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在结直肠及其他普外领域的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项先进技术,推动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