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脉冲场消融——开启房颤治疗新时代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房颤不仅会导致心悸、乏力等症状,还显著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且常伴有副作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如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并发症风险较高等局限性。近年来,脉冲场消融(PFA)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什么是脉冲场消融?
脉冲场消融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穿孔原理,通过向心肌细胞施加超短高压电脉冲,导致细胞膜的瞬时破裂,从而达到消融的效果。与传统热消融技术不同,PFA是非热能消融方式,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精准作用于心肌细胞,而不对周围的食道、神经、血管等组织造成损伤。PFA这种选择性破坏机制,提高了治疗的精准度,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脉冲场消融的优势
1.高效精准:PFA技术单次放电就能产生透壁性损伤,相比传统射频消融,手术时间缩短,尤其适合复杂病例,如心脏结构异常或心房壁薄的患者。
2.安全性:PFA的精准作用机制使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风险极低,并发症发生率低,避免了传统消融技术中常见的肺静脉狭窄、膈神经损伤、心房食道瘘等并发症。对于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PFA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3.有效性:初步临床研究显示,在控制房颤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方面,脉冲场消融并不比传统消融技术逊色。
4.恢复快:接受脉冲场消融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缩短,能够更快回归日常生活。
适应症
1.症状性房颤患者:包括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持续性房颤患者。
2.无严重心脏结构异常:左心房大小相对正常,无严重左心房扩大,LAD<50mm;左心房壁无显著增厚;无严重的二尖瓣疾病等。
3.无高风险并发症因素:无左心房血栓(术前需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无严重的肺静脉狭窄病史;无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无未控制的感染。
4.年龄和身体状况:年龄通常建议在18-75岁之间;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
手术流程
1.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电图(ECG)、心脏超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等检查,以确认患者是否适合PFA手术。术前通常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手术过程:患者通常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通过股静脉置入导管,将导管引导至左心房。使用三维标测系统(如Carto或Ensite)对肺静脉和左心房进行精确标测。导管到达目标位置后,开始施加脉冲电场。消融过程中,导管会按照预定路径逐点或逐圈释放脉冲电场,确保消融区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消融完成后,通过电生理检查确认肺静脉隔离(PVI)的成功率。
3.术后管理:术后需在医院观察数小时至数天,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继续抗凝治疗,以防止左房内血栓形成,同时予以抗心律失常治疗,降低围术期房颤的复发风险。出院后患者需定期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房颤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深远,而脉冲场消融技术的出现为战胜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广大患者及其家属应关注房颤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并与专业医生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文献来源:
[1]黄从新,包阳扬,曹克将,等.脉冲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使用及操作流程专家共识[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4,38(04):235-248.
[2]EKANEM E, NEUZIL P, REICHLIN T, et al. Safety of pulsed field ablation in more than 17,000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MANIFEST-17K study [J]. Nature medicine, 2024, 30(7): 2020-9.
 
        
        
        
        
        
  
 
 
				
     
  
 

 
 

 
		
		 
		
		





